我司领导参加第三届医疗器械供应链国际会议 发布日期:2023-06-20      发布人:medtec

2023年6月15-17日,“2023(第三届)医疗器械供应链国际会议”在山东威海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无破不立·重塑共生”为主题,聚焦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发展痛点难点,共话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未来。迈迪泰是本次大会的协办单位之一。6月16日下午,迈迪泰董事长尚长浩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的平行论坛一:“变革与创新:国际供应链数字化应用”,并发表了演讲。




本次大会有来自各地的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实验室、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设备服务企业、物流企业、设备信息化企业等国内外企业近千家,不仅参与企业众多,现场还搭建了近三十家展商展位,迈迪泰就是其中之一。迈迪泰销售部总监、采购部经理、医工部的两位项目经理纷纷抵达了迈迪泰的展位现场,为到访客人讲解迈迪泰的服务方案与企业理念。



迈迪泰公司专注于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外包服务,借助大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医院在资产管理、巡检、预防性维护、质量控制、计量检测与校准、故障维修、安装移机、医工交叉科学研究等医学工程服务效能上的全方位提升。




交流过程中,来自诸多省市医院的参会人员都对医疗设备技术服务外包产生了兴趣,了解到了这一模式的诸多亮点与优势。

论坛发言中,尚长浩先生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业态的诞生背景及发展方向。尚总在演讲中提到,医疗设备搭建了中国医学现代化的高楼,但如何维护管理这座高楼,则成了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并在2014年和2020年经历了两次修订。2011年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国家层面对医疗设备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但是医院具体的管理情况与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会上,尚董为现场来宾分享了一个故事和两个数据。



一个故事,讲的是11年某三甲医院护士长心脏骤停,却遇到除颤器和病房电源插座同时没电的情况,在从其他科室调取除颤器的过程中,因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护士长不幸去世。如果当时除颤器定期做预防性维护,或者定期检查设备使用环境,那么这条生命也许还健在。


两个数据,指的是2010年左右对上海三甲医院展开了医疗设备工程师配比的调查,发现工程师编制严重不足,13亿元的设备资产规模只配备了平均3.5人,很难覆盖国家规定的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工作。


所以,在2015年,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18号令),提出“也可以委托有条件和能力的维修服务机构进行医疗器械维护维修”,正式认可第三方医疗设备外包技术服务企业的存在,也就是说,国家允许有能力有资质的第三方外包服务企业帮助医疗机构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


当然,这个新业态诞生以后,与原厂的售后服务产生了一定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实际上也是服务外包企业的一个瓶颈。就此,尚董分享了他在企业发展中的三个做法。


第一,做好填空题。第三方企业应做好原厂没有覆盖的业务,比如设备巡检、预防性维护、状态与质量检测,让设备的故障率降低。


第二,结成一张网。外包企业要主动链接这些主流厂家与各种技术资源,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和各种上下游企业形成一个互信的、共赢的、高效的服务网络,共同为医院的医疗设备运转提供保障和服务。


第三,形成一个环。这个环就是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以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保证为核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把我们管理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反馈和改进。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已有企业进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有益探索,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举办的“2023医疗器械供应链数字化创新与应用案例大赛”,能够挖掘更多行业优秀案例,为行业提供交流的平台,推动医疗器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医疗器械供应链数字化创新应用水平。


最后,本次大会圆满落幕,也愿未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各个板块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